TOP
關閉

情緒耗竭與重鬱發作 及早識別與治療的重要性

2024-05-27

記者蘇旋/報導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光煬表示,心理健康亮紅燈,小心重鬱來纏身!奇美醫院提醒,及早就醫是關鍵,完全緩解更重要

在現代社會,長工時和物價飛漲常導致情緒障礙和耗竭。奇美醫院精神科醫師謝光煬指出,困境中情緒受苦的人可能失去對日常活動的興趣,社交退縮,不專心工作,曠職,甚至過量吸菸飲酒。最嚴重的是重鬱發作,表現為無精打采、整天躺床、反應遲鈍、生活邋遢,持續兩週以上,可伴隨輕生念頭。如果發現疑似重鬱發作的情況,請務必就醫,尋求專業的治療和協助,不要獨自承受,不要諱疾忌醫。

一名54歲的W女士,是一位家庭主婦,過去曾有產後憂鬱病史。因離婚導致重鬱症又復發,一個月前開始足不出戶,整天愁眉苦臉、沉默寡言、音量微弱有氣無力,甚至連進食和梳洗都需要旁人督促。家人見狀焦急萬分,趕緊將她送往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精神科就診,隨即住院接受治療。

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光煬診察後,除了原本的藥物還陸續加上第二種、第三種抗憂鬱劑一起併用治療,並協助W女士察覺原生家庭、婚姻狀況的影響及嘗試調整改變。終於在8週治療後,病情完全緩解,出院時,臉上重新綻放笑容,整個人也變得開朗,且能夠自信地和人交談。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光煬表示,重鬱發作是人類情緒最低落的谷底,所謂「黯然銷魂」描述的就是這樣的狀態。經歷重鬱發作的就是重鬱症的病人,需要專業的協助。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謝光煬說明,重鬱症的終身盛行率超過10%,即每十人就有一兩位在一生當中經歷重鬱發作。它不只是一時的心情低落,而是一種重大的情緒疾病,造成嚴重的社會職業功能障礙,不容易自己痊癒,可能一再復發。發病期間,病人的內心極其苦悶煎熬,就像經歷一場心靈的重感冒或暴風雨,卻往往不被理解,被認為是無病呻吟。有時甚至遭到汙名化,被貼上「懶惰、軟弱、抗壓性差、消極頹廢」等負面標籤。

重鬱發作的治療以症狀完全緩解為目標,2003年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雜誌研究顯示,若症狀改善僅有部分緩解,則可能慢性化,未來重鬱復發的機率將提高為完全緩解者的三倍。若經過積極的抗憂鬱劑藥物治療,約有三分之二的病人可達到完全緩解;不足的部分,還有心理治療、電痙攣治療、重覆式經顱磁刺激(rTMS)等其他有效的治療方式,可幫助部分緩解的病人達成完全緩解,順利康復,重拾生活的光明和希望。

您有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