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關閉

日常動作暗藏危機?奇美醫院提醒:關節沖洗與玻尿酸注射助治顳顎關節症候群

2024-06-06

記者蘇旋/報導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偉廷表示,打呵欠、吃食物…這些日常動作,竟然暗藏危機!

根據2017年臺灣健保資料庫研究顯示,顳顎關節症候群患者逐年增加,幾乎每四人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病。有些患者伴隨咬肌痠痛,甚至轉移到肩頸痠痛。目前尚未確定哪些人易患此病,但壓力大、失眠、夜間磨牙及緊咬等特定族群較易發病,因此平時應適當運動、舒緩壓力。

打呵欠示意圖(非本新聞當事人)

一位20歲女性因右側關節時常卡住,導致張口困難,在奇美醫院口腔顎面外科就診,經局部麻醉並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關節,增加關節內空間,再搭配開口復健及改變生活習慣,最終恢復正常張口,改善生活品質。另一位18歲女性因左側關節疼痛兩個月,雖配戴咬合板治療,但未見改善。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關節盤不可復位型錯位,經局部麻醉並沖洗關節,注射玻尿酸潤滑後,張口及疼痛改善。

主治醫師李偉廷指出,顳顎關節症候群常因突然張大口或咬硬物所誘發,控制關節盤的肌肉過於緊繃會導致關節盤錯位,進而產生關節活動障礙和疼痛。症狀包括耳朵前側或下顎骨後緣疼痛、耳鳴、頭痛及咬肌痠痛腫脹。雖然症狀可隨時間緩解,但有些病人會轉變為慢性疼痛。嚴重情況需輔以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確認發炎情形及關節頭破壞程度。

治療上,初步使用環口攝影檢查,嚴重病人需進行進一步檢查。藥物控制搭配熱敷、改變生活習慣,避免張大口和吃硬食物,規律運動。若疼痛超過一個月,配戴咬合板舒緩關節壓力。李偉廷指出,藥物治療及配戴咬合板是第一線治療,但有副作用且見效較慢。立即關節沖洗能較快緩解疼痛及張口受限問題,有研究顯示每隔2至4周進行關節沖洗及玻尿酸注射,有助於緩解關節頭骨吸收及再生。

主講者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李偉廷及其講題

奇美醫院引進顳顎關節內視鏡手術,針對保守治療失敗的病人,利用內視鏡系統檢查並治療關節腔內沾黏及錯位,恢復關節健康。儘管如此,改變生活習慣及規律配戴咬合板仍是治療及預防的基石。

李偉廷提醒,若出現張口困難、疼痛、咬合無力等症狀,應立即就診。患有顳顎關節症候群的患者務必調整生活習慣,配戴咬合板,以避免疼痛再發。

您有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