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關閉

脊椎手術後疼痛新選擇~高頻熱凝手術 改善術後神經性疼痛 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2024-08-16

記者蘇旋/台南報導

70歲陳先生,長久從事工廠工作以來一直都有下背疼痛之症狀,曾經於102年接受腰椎減壓手術、108年因頸椎退化合併神經壓迫接受頸椎手術。最近這兩年持續有下背痛之症狀,先後至復健科做過復健治療,疼痛科做過神經阻斷術,以及神經外科藥物治療,然而疼痛狀況時好時壞,而且嚴重時晚上也會痛到睡不著覺,因其疼痛程度逐漸惡化透過轉介至本院神經外科疼痛特別門診就診。經醫師評估後發現,陳先生疼痛的位置位於下段胸椎至上端胸椎,位於之前手術位置之上段,因此建議可藉由介入性疼痛治療第一階段-神經阻斷術確認其疼痛源頭,再採用第二階段的高頻熱凝手術來改善背部疼痛的問題。經過第一次神經阻斷術後,發現其疼痛顯著改善,但於數天後藥效消退後復發,後再經兩次神經阻斷確認疼痛源頭位置,並施做高頻熱凝手術來針對其雙側胸腰椎退化,其神經痛症狀有立即改善,一個月後門診追蹤時,其背部之疼痛有明顯大幅度改善。

柳營奇美醫院神經外科洪翊傑醫師表示,根據統計資料,60~80%的人在一生中會有背部疼痛問題,九成以上的疼痛在三個月內經藥物或復健治療後會逐漸痊癒,僅有約一成的病人,仍會持續感到疼痛、肢體無力的情況下,就會須要手術治療。然而,脊椎為身體裡最重要且複雜的構造之一,負責承受身體重量活動,以及保護神經之功能,經過長年的使用,脊椎也會逐漸的退化。對於嚴重的脊椎退化,即使一個成功的手術,也不見得能一次解決所有的症狀,經過五年至十年,還是有可能因進一步的退化過程而產生神經疼痛之問題。

對於脊椎手術術後未完全痊癒之疼痛,或者是數年後進一步退化產生之疼痛,部分病人可藉由高頻熱凝手術來達到疼痛緩解之目標。醫師透過運用新技術,依解剖相關位置,輔以即時影像導引,標靶式使用高頻電刺激調控引起疼痛之神經,或藉由溫度破壞可能引發慢性疼痛的病灶,而得以快速達到疼痛緩解的目的。因此,介入性疼痛治療有著低風險、治療時間短的優點,且止痛效果可維持三個月甚至半年以上。

洪翊傑醫師強調,臨床上發現脊椎退化所產生的疼痛常會合併多個部位成因,絕非單一種治療手法或科別專長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隨著醫學的進步,脊椎手術術後之疼痛是有機會獲得一定程度的控制與改善。因此,積極與專科醫師團隊合作是擺脫慢性神經疼痛的不二法門,經由外科醫師之微創手術,輔以醫療團隊之藥物治療與復健運動,合併數種疼痛治療策略,才能達到長期有效的疼痛緩解。

您有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