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6 陶藝家宋健誠蹲點安平玩泥巴 用手拉坯轉動地方創生
記者 謝孟秀/報導
宋健誠以安平空拍照創作陶盤,呈現古今融合的安平,背後是他收藏的數百件安平壺
臺南有豐厚的文化底蘊,人文薈萃,為深入介紹多元臺南,觀旅局特別與作家張耘書及鄭佩雯老師合作,規劃「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透過職人的生命故事傳達臺南人的生活精神與態度,讓民眾一窺臺南生活文化之美,也從他們眼中看見值得探訪的在地角落,提供不同角度的創意遊程。
安平陶坊空間明亮溫馨,吸引許多遊客來此體驗玩陶。鄭佩雯拍攝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陶藝家宋健誠原是新北市人,1999年到臺南唸書後開啟與安平的連結,決定落地生根。他把自己對陶藝的專業和熱情投注到地方創生,活化安平老街。臺南匯聚融合多元文化,正如陶瓷工藝混合各種材料,成型、素燒、上釉,最後燒製成器,承載了這塊土地上豐厚溫潤的歷史與人情。
宋健誠指導遊客手拉坯,打造獨一無二的紀念品,也讓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鄭佩雯)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林國華局長表示,宋健誠因熱愛陶藝,來臺南唸大學後在校成立陶藝社,隨後在安平社區與校園教陶。他認為古都臺南有豐富的素材、氣候舒適,很適合陶藝創作與教育推廣,希望讓大人小孩都能享受玩泥巴的樂趣,於是利用寒暑假回家時到陶瓷觀光工廠打工,從帶團解說到指導手作,練就十八般武藝。2006年研究所畢業當兵前,剛好妹妹宋侃貞來臺南讀書,兩人到安平老街擺攤試水溫,教人玩陶及代客燒陶,退伍後正式在延平街開設安平陶坊。創業初期也曾因觀光人口不足,咬牙苦撐,如今宋健誠在安平的陶藝播種已逐漸開花結果,在安平擁有三家店面,每年吸引3000組遊客前來體驗捏陶,更串聯其他商家一起行銷,帶動老街整體發展。
宋健誠示範手拉胚創作。(鄭佩雯拍攝)
宋健誠說,移居臺南後,感念地方長輩們視他為家人,他也早已把自己當在地囡仔,和安平融為一體。安平舊聚落曾有大量安平壺出土,民居的門簷和照壁常見由鄭成功駐軍盾牌轉化而成的劍獅圖騰,用以辟邪、祈福、鎮煞,還有屋頂上的風獅爺,演繹傳承這些文史典故不但成為他創作靈感來源,也能運用到地方小旅行和DIY捏陶體驗。2009年他受安中社區邀請,教居民手作安平壺,並刻寫俗諺俚語,將陶藝導入社區營造,形塑地方認同感。之後陸續以陶土捏製「復育」劍獅和風獅爺,還利用安平蚵殼和廟宇香灰開發環保陶土材料與旅遊伴手禮,號召發起幫安平古堡、安平燈塔慶生等活動,為老社區注入新活力。宋健誠也組織100位老闆成立安平獅樂園「佮逐家箍做伙」,希望異業結合,產官學資源共享。他打算讓安平陶坊做為微型企業群聚和復興陶藝師徒制的示範場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成就自己之餘,也要造福他人。
觀旅局自3月起連載「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介紹臺南職人的生命故事,也邀請民眾來體驗臺南的獨特魅力。觀光旅遊局補充虎頭埤將於4月12日(星期六)至4月13日(星期日)舉辦「2025虎頭埤水與綠-第一屆熱狗盃」活動,邀請全國民眾前來一起同樂。更多最新的臺南觀光景點與活動,請持續關注「台南旅遊網」及「台南旅遊粉絲專頁」查詢。
您有可能有興趣
-
2025-04-12
-
2025-04-12
-
2025-04-12
-
2025-04-12
-
2025-04-12
-
2025-04-12
-
2025-04-12
-
2025-04-11
-
2025-04-11
-
2025-04-11
-
2025-04-11
-
2025-04-11
-
2025-04-11
-
2025-04-11
-
2025-04-11
-
2025-04-10
-
2025-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