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關閉

屏東警推「空中識詐3.0」 籲防「假買家真詐騙」

2025-04-18

記者林豊雅/屏東報導

小心詐騙新招!一連串操作讓你帳戶被掏空。圖_屏東警分局提供
屏東縣警察局持續推動「空中識詐」宣導行動,針對近期詐騙趨勢推出第3波防詐宣導。根據打詐儀錶板統計顯示,近來「假買家真詐騙」案件有明顯上升趨勢,詐騙集團以買家之名行騙,透過二手拍賣平台、社群交易社團及非官方購物網站等管道行騙,誘騙賣家提供個人資料甚至銀行帳戶資訊。

警方指出,詐騙手法層出不窮,常見手段包括傳送假付款連結、偽造匯款截圖催促出貨,或聲稱轉錯帳要求退款,目的均為詐取金錢與個資。

李小姐的親身經歷就是一例。她經常在Facebook的二手社團販售商品,日前遇到一名自稱「Chen Qingqing」的買家表示欲購買其二手嬰兒車,並要求透過7-11賣貨便交易。交易過程中,對方聲稱付款失敗並提供一個假冒的客服連結,誘使李小姐輸入帳戶密碼及驗證資訊,最終導致損失新台幣114,396元。

屏東警分局發布空中識詐第3彈 呼籲民眾警覺「假買家真詐騙」陷阱。圖_屏東警分局提供
分局長林明波提醒,辨識「假買家真詐騙」的重點在於觀察對方的言行是否有可疑之處,以下是幾個常見的辨識方式:

(一)急於成交、不斷催促:一上來就說要立刻下單、馬上匯款,製造緊張氣氛讓你無暇思考。

(二)提出不合理要求:要求提供個資(如銀行帳號、身分證)、要求你到ATM操作、或聲稱需要「確認帳戶」才能收款。

(三)傳送不明連結或檔案:提供所謂「付款截圖」或「轉帳連結」,要求你點進去查詢,實為釣魚網站或惡意程式。

(四)聲稱轉錯帳要求退款:假裝已轉帳給你,但實際未入帳,要求你將「多出的金額」退還,實際是想讓你白白匯錢出去。(五)無法說明商品細節:假買家通常對商品本身不關心,問題多集中在付款、帳戶等環節。

屏東警分局將持續強化宣導作為,呼籲民眾,網路交易務必提高警覺,不點擊不明連結、不輕信陌生指示、不提供個資,並確認款項確實入帳再出貨。遇有可疑狀況,請立即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或向警方報案,共同防範詐騙,共創安全交易環境。

 

您有可能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