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關閉

恆春文化中心附屬圖書館 沉浸純白系夢幻書香世界

2024-06-19

 記者林豊雅/屏東報導

陳竹昇與恆春民謠保存者吳登榮藝師共同以月琴彈唱。圖_屏東縣文化處政府提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將於6月22日正式開幕,館內2、3樓為圖書館,呼應建築外觀以船隻為建築外型,圖書館內部仿船艙設計圓弧高聳、可容納萬冊藏書的白色書牆,成為視覺亮點,為恆春讀者提供嶄新舒適的閱讀空間。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指出,恆春文化中心附屬的圖書館,包括了親子閱讀及自修空間,將近100席閱讀座位,藏書以「恆春」、「民謠」為主題,目前蒐藏恆春民謠、音樂、文史、地方風俗、劇場、生態、屏南旅遊、繪本圖書約3,500冊。

圖書館內部仿船艙設計圓弧高聳、可容納萬冊藏書的白色書牆,成為視覺亮點。圖_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圖書館內部空間以簡約白色呈現明亮靜謐的氛圍,仿船艙的圓弧牆面,一整面壯觀書牆,讓讀者可直接借閱於座位區閱讀,偌大的落地窗引進自然光,讓書香與光影交錯,戶外有如甲板的露臺區,還可遠眺恆春山景,悠閒享受閱讀時光。

文化處表示,為推動在地民眾閱讀風氣,這座小而美的圖書館將以恆春學及民謠等書籍,作為未來主要的館藏方向,期待民謠館作為恆春學在地文化傳承、以及民謠研究的基地,正式開幕後,歡迎民眾多多利用,一起走進這艘大船,閱讀恆春民謠,閱讀恆春的歷史。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於111年動工,由台灣新銳建築師獎得主建築師王銘顯與日本知名建築師團紀彥聯合設計,建築設計融合了海洋文化及古蹟等元素,建築有如停泊在海灣中的船隻,且與周圍的古城相融合,為恆春的新地標。而內部的空間,也同樣融入恆春古城、月琴,以及船的意象,規劃為聲音博物館、民謠展示空間、傳藝教室與圖書閱覽區。

恆春文化中心民謠館內「聲音博物館」,6月開館首檔常設展覽《恆春半島聲音百事-關於半島文化的一百個聽覺線索》採集恆春半島上的萬籟絮語,將聲音化為索引闡述在地故事。同時邀集演員陳竹昇出演開幕片、藝術家蔣勳獻聲導聆,引領大眾踏上聽覺感官旅程,感受半島豐富飽滿的人文地景與記憶故事。

您有可能有興趣